一個風雨交加之夜,景芝鎮一戶李姓人家生下個皮膚黝黑且長有尾巴的男嬰。其父一怒之下,持刀砍下男嬰尾巴,而后拋之濰河沙灘。男嬰頑強地活了下來,媽媽見他皮膚黝黑,取名黑龍,因為是禿尾巴,又顯老相,人們都習慣叫他禿尾巴老李。
李黑龍在惡劣困厄的環境中一天天長大,后來竟出挑成一壯實漢子,當地一燒酒大戶家的靈芝姑娘,愛上了這年輕后生,遂與之喜結連理。不料新婚之夜,地方惡霸帶領爪牙闖進燒酒大戶家里,殺死靈芝父女,逼迫黑龍交出釀酒秘方。黑龍忍無可忍,一聲怒吼現出龍身。在吞噬了仇人之后,騰云駕霧,離開濰河之畔闖關東去了。后來,李黑龍在東北的白龍江畔重起爐灶,又干起了釀酒營生。誰料江里有條白龍,一向蠻劣成性,無惡不作,時常化為人形魚肉鄉里;對“外來戶”李黑龍,則更恨之入骨,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。于是,黑龍和白龍便在江上展開了生死對決。眼看黑龍力乏,漸有不支,岸上觀戰的百姓投之飯食,且擂鼓助威。黑龍吃了飯食,體力大增,遂在百姓們的助威聲中戰勝白龍,除了禍害。
從此之后,白龍江改名黑龍江,而禿尾巴老李也被江畔的百姓尊奉為江神。“禿尾巴老李”的故事在濰河兩岸不知傳流了多少年頭,亦不知感動了多少闖關東的山東老鄉。據老人們說,每當黑龍江上風浪大作,舟船將傾,只須喊一聲“我是山東人!”立即就會風平浪靜。至今,禿尾巴老李仍沒忘記生養他的家鄉,每年農歷五月十三日,定時騰云駕霧,回景芝看家。當地有“大旱三年,忘不了五月十三”的說法,是說雖是旱年,農歷五月十三這天李黑龍也會回家鄉行云布雨。
景芝鎮南六公里處,有一村莊名曰伏留,傳說曾出過神仙。從前,這個村莊有個小伙叫周勞,上無父母,下無兄弟。他聰明能干,以一張犁、一張鋤、一張鐮為生,做得一手好農活。
這天雞叫三遍,周勞早早起身下坡放羊,被腳下一只精致的紅匣子差點絆倒。紅匣子共分三層,上層盛一厚書,中間是一些丫頭的飾物,底層則是一只油黑透亮的黑陶酒杯。周勞把書和高柄酒杯揣進懷里,杳無去向。許多年以后,景芝鎮來了一位自稱“神醫”的怪老頭。治病的確有方,一不問病,二不切脈,只取出一瓶藥引子倒入黑陶酒杯,再灑上幾種藥粉讓病人喝下,往往藥到病除。他看病只看窮人,且分文不取。伏留村附近有個地主老財叫逢四,為人貪婪、吝嗇。一年冬天,逢四屁股上長癤子,坐臥不安,有心請個郎中(醫生)看看,又疼花錢。知道怪老頭給窮人看病不收錢,他就打扮成長工模樣來找怪老頭。怪老頭很快開出藥方,藥鋪掌柜取過藥方念道:“麻雀糞十錢,可醫愚頑,燕子屎五分,可治貪婪……”。
這老頭就是當年的周勞,他從紅匣子內得到的其實是部天書,按書中所示修成了半仙之體,返回故鄉為人治病。
周勞稱用景芝酒做藥引子,極可能根治頑疾,最終從一家燒鍋名叫李三的手里,獲取景芝酒的祖傳秘方,配出的藥引子果見神效。然不幾日,周勞匆忙將高柄酒杯交給李三,百般叮囑后又沒了蹤影。他那只高柄酒杯卻給景芝鄉親帶來了好運,如誰若患胃寒疼痛或風邪挾濕等頑疾,只要把酒盛在李三的高柄杯中配藥服下,隨即痊愈。
據說,周勞那日離開李三家,便上了天宮,因他學會了景芝酒釀造方法,釀造出了仙酒,被玉皇大帝冊封,獲得了“地上酒星”之職銜,至今還在天庭樂此不疲。景芝人們每逢談到周勞,無人肯直呼其名,都親切自豪地稱他“周老神仙”。
據傳宋仁宗景祐年間,景芝數現靈芝,地方官向朝廷上表獻瑞,仁宗大悅,取景祐首字和靈芝末字,欽賜地名“景芝”。宋仁宗趙禎景祐元年為公元1034年,景祐年號共用5年(公元1034—1038)。清乾隆二十九年《諸城縣志》“總記”中有五處獻芝草記述,時間均在宋朝,其中有三處在宋仁宗景祐年間之前,有二處在景祐年之后。公元989年,“乙丑端拱二年冬十月密州獻芝草”;公元994年,“甲午淳化五年春正月密州獻芝草四本”;公元996年,“丙申至道二年秋閏七月密州獻芝草二本”;公元1115年,“乙未政和五年知密州李文仲貢芝草三十萬本”;公元1128年,“戊申(建元)二年秋九月癸卯權知密州,杜彥獻芝草。芝草五葉,如人指掌,色赤而澤,宰臣黃潛善奏,色符火德,形像股肱之瑞,帝不啟示,卻之”。 諸城古稱密州。宋時密州為山東第二大州,東坡詩《答陳述古二首》其一云:“漫說山東第二州”。轄區很大,包括今山東沂山、莒南以東,膠州、安丘以南廣大地域。景芝鎮自然隸屬于密州轄域。宋景祐年前后,密州一帶有這么多獻靈芝的記載,說明景芝在宋景祐年間屢現靈芝已不僅僅是傳說。
又傳當地大松樹底下古井數現靈芝,始名為“井芝”,由于諧音字之更替,后來演化成“景芝”。有塊古殘碑碑文,將景芝地名寫作“芝鎮”,也可能與“數產靈芝”之說有關?!百p景客來風也醉,栽芝仙去井還香”這副對聯,是對景芝地名由來的藝術寫照。
景芝地名見諸史書的最早記載是:《元史·順帝本紀二》稱元順帝至正十二年“立高密縣濰川鄉景芝社巡檢司”。民國十四年編寫的《高密縣志》,在“總記”中把景芝鎮設巡檢司記為元代百年高密縣發生的五件大事之一,至今已有678年。
大明洪武年間,景芝鎮西面還是一片莽原,坑洼泥濘,十分難行。一位來景芝販酒的后生所推酒車陷入泥中,動彈不得。恰此時,忽有一鶴發童顏老者,手執藜杖,飄然而至。后生趕緊向老者深打一躬道:今販酒至此,不小心車陷泥坑,煩請大爺施以援手,幫我拉拉車。老者打量著酒簍,忽作詭譎一笑,答曰:老朽年邁,尚有微力;不過,你須讓我過罷酒癮,爾后拉車如何?那后生暗想,諒你酒量再大,能喝我幾多燒酒?當下點頭應允。但他很快就后悔了,眼見老者丟開藜杖,眨眼間將一簍酒喝光,沒等他回過神來,另一酒簍也被老者抱起,喝個凈光,爾后仰面倒下,旋即鼾聲如雷……販酒的后生心里十分疼悔!因為他是小本買賣,一家老小全指靠著賺點酒錢度日! 正當后生哭喪臉兒的工夫,鶴發童顏的老者悠悠醒來,把嘴一張,吐出一粒粉紅色丸球,然后說,此乃酒寶,你跟它走吧,它到了哪里,哪里就有美酒。說罷,老者遁地而逝。后生翹首疾步隨之東去,那粉紅色丸球于空中飄飄忽忽,不疾不徐,時上時下,輾轉向東,過了景芝集市,飄到一片莊稼地上,那兩塊土地相接處有一眼井,井旁有一株松樹,井東種著芝麻,井西種著高粱,那紅豆豆在此盤旋片刻,悠忽一下墜進了井里,車夫急忙俯身探看,卻見井中壁上長滿靈芝。一股濃濃的酒香從井中升騰而起,醉人心脾。他明白了,這里便是取之不盡的美酒…… “松下古井”使這位販酒后生過上了富足日子。后來“酒寶”的秘密被人察覺,此井失去了靈氣,所汲出的不再是酒漿,卻也不是尋常井水,它爽口干冽,適于釀酒。這后生為造福桑梓,支起一只只燒鍋,很快就帶起了一大批“燒酒專業戶”,景芝鎮也因此成為名聞遐邇的“酒都”。
“桃花站門旁,兩眼淚汪汪,等著封娘娘,不見負心郎”。這是流傳在景芝地帶的一首民謠。相傳,景芝鎮西的浯河早年寬闊無垠,陽春三月,浯河“夾岸桃花薰水開”,桃花無數,浯水盡染,桃花掩映下的桃花源村雖不起眼,方圓百里的人卻都知道,因本村一鄒姓釀酒世家釀出一種“酒味香醇、名馳遠近”的好酒---桃花翁酒。釀制此酒發酵所用工具系粗沙陶大翁,隆冬季節,先將裝有酒醅的粗沙陶大翁埋入地下,四周再用窯泥封嚴、踏實,這樣滲透力強的粗沙陶大翁能與地氣充分接觸,為立春時倒在酒醅中的酵母菌繁殖創造良好條件。春暖花開,酒醅在翁中發酵熟透后,依祖傳秘方精工釀制的桃花翁酒芳醇之味,清新之氣,格外令人心醉,特別能啟動人的青春之心。
且說桃花源村釀酒世家掌門人鄒城家妻早亡,身邊只有一個如花似玉女兒,名叫桃花。這天,晨曦微露,桃花姑娘早早起身,發現自家門外邊躺著一位白面書生。書生驚醒后,自稱是從京城投奔親戚而來,因盤纏用盡,饑腸轆轆,昨晚被酒香招之至此,未等敲門,人便餓暈……這時家父出門,得知書生遭遇,又見書生慈眉善目,便答應留其小住。于是,書生便做了鄒家的小伙計,釀酒燒酒,記賬管賬,十分勤快,頗惹人愛,也勾起了桃花姑娘的愛慕之情。這晚,在庭院里的桃樹下,桃花姑娘和書生說說笑笑,新開甕的酒一陣又一陣的幽香讓這對年輕人交杯遞盞,乘著三分醉意,互贈龍鳳帕作定情之物。又到了隆冬釀酒裝料的時候,書生要打道回京城,說半月后回酒鄉迎娶桃花姑娘。原來這白面書生是皇太子,當朝皇帝駕崩,回京后的太子即位。桃花姑娘不相信這是真的,對情人的渴念與受冷遇的委屈交織一起,肝腸寸斷,依門翹首以望,郁郁而死,便出現了開篇的這首民謠。
兩年后,皇太子獨自一人悄然來景芝,在桃花姑娘荒草萎萎的墳前,長跪不起……返京途中,有人發現皇太子的坐騎上馱著兩簍景芝桃花翁酒。
公冶長,安丘市石埠子鎮浯河東岸十五華里處的諸城馬家鎮近賢村(也叫先進村)人,成年后徒步跋涉去魯都曲阜,拜孔子為師,勤奮攻讀,博通六藝。學成歸來,到安丘城頂山筑院讀書、授徒,傳承儒家學說。公冶長選擇在城頂山建書院,一是因為這里翠峰環抱,花香木深,宛如仙境。二是城頂山距酒鄉較近,便于“以酒益智,引酒利身”。
孔子主張“沽酒不食”,認為市場上的酒存放時間長,極易酸敗,主張喝自家釀的或酒坊剛生產出來的酒。故孔子小住城頂山的日子里,公冶長投其所好,常取道景芝買新鮮酒,供孔夫子飲用。一來二往學習了一些釀酒知識,他便在自家廚房里試釀美酒,幾年過去竟成為一名釀酒高手,酒量也隨之大增,常常是“千杯不醉”。
春暖花開,朋友來訪,樹上鳥兒“唧勾兒唧勾兒”叫個不停。好像在說:“好酒,好酒,讓俺嘗一口,嘗一口?!惫遍L便用小蠱倒上酒擺在樹底下,鳥兒果然圍上來,喝一口叫一聲:“香兒香兒?!睆拇?,公冶長在教學之余,常聽百鳥叫聲,漸漸聽懂了百鳥之語。官府說他純是邪術,以蠱惑之罪關入大牢??鬃勇犝f后,親自帶領子路、顏回等弟子到牢中探望,并對他說:“公冶長啊,你放心吧,我信你無罪,現在就把女兒許配給你?!痹诳鬃拥膸椭拢痪霉遍L獲釋回書院。后孔子又叫子路將女兒孔嬈送到城頂山,和公冶長結百年之好。為感謝老師知遇之恩,每年春節,公冶長便攜夫人滿載當地名酒和名吃到曲阜給老泰山拜年。
孔子二十世孫孔融北海任職,春節第二天到朱虛(原是堯帝之子丹朱的墟城,離安丘不遠)與民同樂,發現此地的女婿們按照慣例同在初二這一天里探望岳母岳丈,攜帶的禮物竟也全是酒壺、酒食之類。孔融便遵圣人“每事問”、“三人行則必有我師”的教誨,向“女婿”們探問究竟,得知這是公冶長當年留下的風俗??兹隍屲嚫牡溃诠遍L書院的舊址上,他看到了祖先當年手植的銀杏樹,也看到了公冶長的塑像以及塑像前供著的石質酒具??兹诟锌疅o限,便喚從者取芝酒酹之敬之。
“鎖頭灣”在景芝啟文門外。灣畔自古以來聚居著大多景芝東南前疃李姓族人,這里代代相傳關于戰國名士廣武君李左車的故事。
史載劉邦建立漢政權后,為了鞏固統治,加強劉姓王權,便著手剝奪異姓諸侯大權。劉邦甚懼韓信謀反自立,由蕭何呂后設計誅殺了韓信及其以下三族。李左車是韓信的心腹親信,遂告老還鄉,為善鄉里,教化同族,成為李姓家族的先師尊長,景芝李姓家族也漸漸成為當地有名和詩禮旺族。
李左車回到老家隱居后就住在鎖頭灣邊上,傳說他能在鎖頭灣水面上盤腿而坐,且將酒壺放在腿上飲酒以樂。他也是從這里升天的,傳說有一天,他在鎖頭灣里洗完澡后吩咐家人:“你們給我準備后事吧,玉皇大帝已封我為雹神,今日午時即去上任”。家人將信將疑,礙于他的尊嚴,也只好按他說的去做。等到了正午時,老人競就逝去了。人們為了懷念他的功績,還在雹泉鄉為他建了一座廟宇。每逢景芝人去到廟里為他上供燒香供酒,他的塑像臉上身上便會有水珠出現,這是他是太想念自己家鄉人的緣故。
景芝從來不會降下比較有重大危害的冰雹倒是實事。這是李左車念及父老親情,一次也不忍心將雹災降于家鄉,可是他已經將雹事在人間輪流安排好幾遍了。實在沒法,采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,輪流到景芝時,就將冰雹全部降在了景芝一個叫“葦灣”的大水灣中。等第二天雹子下完后,人們紛紛到葦灣來觀看,驚嘆之余,人們紛紛感激這位不忘鄉親的神人。
東漢建安年間,曹操由于連年興兵,軍糧短缺,欲推行禁酒之策。孔融得知后認為,杜絕飲酒、釀酒就可以中興漢室,是無稽之談,便借著酒勁致信曹操,這就是流傳至今的《與曹丞相論酒禁書》:
故先哲王,類帝宗,和神定人,以齊萬國,非酒莫以也。故天垂酒星之耀,地列酒泉之郡,人著旨酒之德。堯不千鐘,無以建太平;孔非百斛,無以堪上圣。樊噲解卮鴻門,非豚肩鐘酒,無以奮其怒;趙之廝養、東迎其王,非飲卮酒,無以激其氣。高祖非醉斬白蛇,無以暢其靈;景帝非醉幸唐姬,無以開中興;袁盎非醇醪之力,無以脫其命;定國不酣飲一斛,無以決其法。故酈生以高陽酒徒,著功于漢。由是觀之,酒何負于政哉!
論書遞交到丞相府,曹操很是生氣,遂令部下代筆回書,向孔融示威。不想孔融“酒壯英雄膽”,又寫就一封《再答曹丞相論酒禁書》:
昨承訓答。陳二代之禍,及眾人之敗,以酒亡者,實如來誨。雖然,徐偃王行仁義而亡,今令不絕仁義;燕噲以讓失社稷,今令不禁謙退;魯因儒而損,今令不棄文學;夏商亦以婦人失天下,今令不斷婚姻。而將酒獨急者,疑但惜谷耳。非以亡王為戒也。
曹操讀了孔融這封《再答曹丞相論酒禁書》,聯想到孔融早在建安初年,就對自己向朝廷推薦并以圣旨形式在中原推廣的“九醞春”品頭論足,說“還是我家鄉芝酒好!九醞春怎堪相比”的話語,頓起殺心?!逗鬂h書·孝賢帝紀》載:(建安)十三年八月壬子,曹操殺太中大夫孔融,夷其族。據說那一天,到場監督執邢的御史大夫郗慮告知孔融:現在雖是禁酒的非常時期,但想到您和我的恩師康成(鄭玄)先生一樣,平生好酒,所以我特別允許您今天可以開懷暢飲。說罷,他讓獄卒搬來數壇美酒,那都是由曹丞相親筆簽封的“九醞春”,轉眼倒滿九大碗,一一擺在孔融面前,孔融卻說:“我不喝此酒,我要喝‘芝酒’!” “什么……旨酒?莫非是《詩經》說的古人喝的旨酒嗎?”“不,我說的‘芝酒’,就是我與康成先生常喝的景芝家鄉酒。此酒獄中想是沒有,那就把他們從我家抄去的芝酒搬過來!”于是,郗慮命獄卒搬來芝酒數壇,孔融雖面臨死刑,仍氣沖牛斗,說我今天不多不少,滿飲三爵。第一爵忘憂酒,第二爵壯懷酒,第三爵升仙酒。三爵過后,淚眼融融,命獄卒取過筆墨紙張,然后將酒液傾在硯上,再慢慢地磨濃墨汁,濡好筆毫,寫下了這樣一首流傳至今的《臨終詩》:
言多令事敗,器漏苦不密。河潰蟻孔端,山壞由猿穴。
娟娟江漢流,天窗同冥室。讒邪害公正,浮云翳白日。
靡辭無忠誠,花繁竟不實。人有兩三心,安能合為一。
三人成市虎,浸漬解膠漆。生存多所慮,長寢萬事畢!
Copyright ? 2021-2022 山東景芝白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地址:山東省安丘市景芝鎮景酒大道010號 備案號: 魯ICP備2022009097號-1 XML